周弘湘生于1969年,1994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,现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,上世纪90年代即活跃于上海的前卫艺术展览。主要使用媒介为摄影和录像。周弘湘携35分钟短片《红旗飘》参加2004年1月31日至2月2日的第四届柏林国际媒体艺术节(Transmediale 04),获得艺术节评委会评出的WERKLEITZ大奖。也就是这次机会,周弘湘第一次接触到新媒体艺术(new media art),2006年艺术世界曾对周弘湘进行过一次访问,最后的一个问题是:你下一阶段在实验影像领域探索的重点是什么?他回答:希望艺术与科技结合。实际上电影,还有当代艺术,都已经是个落后的概念了,数字信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,我们不得不面对,但很难,因为技术对我来说是另外一个领域,我只能去尝试。希望把我们共知的美学观扔到垃圾桶里,探寻新语言,慢慢来吧。

2007年的在荷兰电子媒体艺术节(deaf07)上,周弘湘带来了他的新媒体艺术作品,中国人像画,这是一件概念影象作品,作品收集各阶层中国人特有的动作、表情、习惯和人性道德,包括工人,警察,清朝帝王,知识分子,僧侣,老人,小孩,乞丐,农民,法官等等。作品可以被看作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现代阐发,从中依然能找到传统人物画的尺幅比例、构图特点、留白趣味、甚至朱文印章,周弘湘最初的方案并不是简单的等待人物陆续登场,而是利用红外触发,也就是使用红外线传感器作为开关,控制三十个真人大小的屏幕,每个屏幕里展现一个人物,当你站在屏幕前,触发开关,人物特有的属性就此激活,使参观者获取非凡的交流快感。

Aaajiao::为什么选用新媒体(new media art)的形式来做这件作品?

周弘湘:柏林国际媒体艺术节(Transmediale 04)算是第一看到new media art的作品,我觉得是这是一种突破以往的创意的方法,有意思的方法,并开始尝试这种方法进行创作。尝试新的方法肯定是让人兴奋的,我并不想讨论这个方法的好坏,更关注它是不是有乐趣,对我能否产生刺激。在创作中国人物画的时候,第一点肯定是创造如何感应,我并不反对静止的影像,中国人物画反应中国人生活的片段,而我运用感应触发来表达,并没有刻意的选用新媒体的形式来完成这件作品,这次没有完美的呈现本来设想的31个真人大小屏幕的展出方法。

Aaajiao::技术在新媒体艺术作品中的作用?

周弘湘:可能得细分中西方的差别,就像deaf07的策展人所说,中国的作品更有人文的色彩,技术在新媒体的作品中是很重要的,但是并不是关键的,更好的想法远比技术本身重要。我的作品中技术占的不是主要成分,只是观念占主要成分,我是从传统美术中走出来,我更关注观念或是有意思的想法,不能用技术强调我的作品。

Aaajiao::上海新媒体艺术的现状?

周弘湘:最早的可能是我老师胡介鸣开始使用互动的概念进行创作,比张培力更早吧,上海有许多成型的新媒体展览,或已经在筹备的展览,比起北京,上海拥有更多的本土新媒体艺术家,作品也更成熟。

随后与周弘湘的一段轻松的闲聊,得知他下面的计划是一部多媒体的戏剧,其中同样会夹杂互动技术,但并不是单纯的技术上的互动,也有一位法国艺术家同意帮助他解决技术问题。

新的创作形式带来更多可能性,新的感官刺激,与此同时创作成本的增加给艺术家带来麻烦,也促使合作创作的出现,技术与艺术的结合,或许是艺术家观念表达的促进,更重要的是合作会带来观念的撞击,这些点点花火也许就是一件作品。

One Response to “专访周弘湘”

  1. tian Says:

    作品可以被看作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现代阐发,从中依然能找到传统人物画的尺幅比例、构图特点、留白趣味、甚至朱文印章,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