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天最后一个议程,是来自欧洲各个互动设计学院6组学生分别进行10分钟的作品展示。

Alex Nako来自伦敦雷文斯本设计与传播学院(Ravensbourne College of Design and Communication)。作品Whenever 能够记录声音并将其滞留于虚拟舞台上,就像人们把填字游戏留在公车一样。Whoever通过人们的喊叫来捕捉小圆圈。而Wherever则是应用”Sua Voz” (你的声音)项目设计的声音辩论会。主题是巴西政治,在任何一个公用电话亭都能参与讨论,或仅仅是“自白式”的激情演讲。

0fischeeeeeee.jpg Daniel VoelzkeDaniel Fischer来自苏黎世艺术设计学院(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and Arts Zürich,HGKZ)。作品DeCoding Space将主题投向了人们对城市空间的利用。他们分析苏黎世广场的使用方式,并将这些信息分置在做好的模型中进行虚拟。Schattenhorn则通过三维模型在Thorben Giehler的画作“Matterhorn”上透射出山峰的影子。

英国皇家设计学院(Royal College of Art)交互设计专业 的两位同学在展示他们的作品同时,还顺带说明了其专业名称变更的原因。Michiko Nitta的作品Extreme Green Guerillas表现的是一个虚构的环保组织Extreme Green Guerillas,他们呼吁使用带有电子标签的动物作为远距离的沟通工具,放弃其他传统方式,因为正是这些工具滋生了消费主义。0burton0.jpgMichael Burton宣称亲近生命时代已经临近。过于卫生的环境导致人体的高度敏感,人们或许希望接触细菌,甚至希望能够与其共生,就如几千年前与我们体中细胞结合的线粒体一样;在身体上为蟋蟀筑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。

柏林艺术大学(Universität der Künste Berlin)数字媒体专业Markus Kison展示了Martin Frey的作品JITWatch 和Wunderling的作品way of the cross,而他自己的作品Touched Echo将在今年夏天完成。Touched Echo利用骨传导技术,人们只需在观光点将手肘放在栏杆上,就可以听到1945年轰炸这座城市的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引擎的轰鸣声。Andre Stubbe则带来了他和Markus Lerner共同创作的机械类作品Outerspace 该作品曾在Ars Electronica 2006上展出过。Markus Kison另一件优秀的作品是Still Valid Tickets

0touchedecho.jpg
Touched Echo

瑞典马尔默大学(Malmö University)立志成为数字时代的包豪斯。这次他们将目光转向了Malmö FF足球队的支持者们。参与者可以通过挥动手中的电话直接与其他球迷互动,其信息的传递由特定电台及设备传输。

而主办方,波茨坦应用技术大学(FH Potsdam),选派了Moritz Stefaner与Fabian Hemmert。Moritz的作品是Visual Tools for the socio-semantic web。像长尾理论所讲,成山的数据让人无从着手,而Moritz通过在其顶端构建界面,能够有效组织分属不同数据流的内容(想进一步了解,见其blog)。Fabian带来的是Those Who Want to See Must Close Their Eyes,分析参与者面部,通过闭上双眼来激活应用软件的不同功能,如MAC系统的Exposé功能,或是射击游戏中打开狙击手的瞄准镜。

更多照片见Flickr

原文OriginalText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