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a0kineti.jpg昨天下午去参观了伦敦动力学博物馆(Kinetica Museum)。它位于老斯比特福德市集(Old Spitalfields Market)的正中心,看起来像个巨大的玻璃盒子。说起老斯比特福德市集,那可是买复古T恤的好地方,满街都是吃着三明治闲逛的人们。

正在展出的展览是声波 (soundwaves)。顾名思义,重点自然是以声音为主题的作品,以探索、扭曲、聚集及操控等各种方式展现声音,听起来就很棒吧。

我最喜欢的是Julie Freeman的作品答非所问(Specious Dialogue)。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这些装着轮子的立方体。混凝土做成的它们就默默地停在那,任人推拉、踢踹(当然最好不要尝试这个)。

白色的立方体是“聆听者”。如果周围有什么“动静”,比如有人敲打它,或是吹口哨,或是与其说话甚至大声嚷嚷,它就会记录并储存这些声音(即激活状态)。它会将这些声音记录传递给灰色的立方体,后者会延时重复播放;有时也会当作储存资源,用于将来插入其他的对话中。

0aajulieee.jpg

灰色立方体是“传播者”,不停地播着对话。至于播什么是用两个因素决定的:一个是它与聆听者之间的距离;另一个是系统是不是处于激活状态。

在激活状态下,聆听者所安装的麦克风不断为整个系统提供素材,而预录好的对话随之被“公之于众”。这些对话采样自世界各地,与展览现场的声音记录混合、交织到一起,不断播放着。期间,音量、失真及节奏会被系统任意改变,结果经常将“大声喧哗”变为“喃喃细语”。

整个系统是通过他们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播放对话的片段。越是靠近,越是相互“讥讽”;距离越远,反而倒是相互“想念”,当然,“个人空间”是一定要的。

其他比较喜欢的有:

0looo0.jpg 0lollllo9.jpg

Lu Clarke与Jaye Ho在博物馆的一个入口的地面上布置了22个扩音器。其震动膜上满是尘土。当有人进入到这一区域时,脚步声就是被地板下面的与其连接麦克风捕捉到,并被混音系统处理,做出重复和回音的效果。同时,会引起震动膜上的尘土震动,这些声音就能够被观察到了。

0aaobje3.jpg 0aaobject.jpg

Martin Hesselmeier和Karin Lingnau的作品SARoskop由25个通过电线连接到天花板的物件组成,它们会对周围的电磁场作出反应,将数据转化为位移和摆动。

0aabruzh.jpg 0aaglass.jpg

Pierre Bastien在二楼“组建”一个很可爱的家用工具乐团,成员有茶壶、牙刷等,能够随着影子奏乐。

0aatapapa.jpg

Andy Huntington的作品敲敲木头箱(tapTap wooden boxes)看起来很简单,其实相当天才的。每个箱子都有自己独立的存储器。敲击箱子,一会儿后箱子就是作出回应;连续敲击,箱子同样会作出连续的回应。敲击的箱子越多,节奏就越复杂。而两次敲击的间隔炒股了延后期的话,就可以表演二重奏了。

最上面左边的图片是Michael Markert的作品杀戮2.1(kill 2.1.)。

我的相册

声波是与Cybersonica网站合作的,时间会持续到6月29日,地点是伦敦动力学博物馆。

原文OriginalText

Leave a Reply